学期过半,"美学"课也如期开始。
童老师在文学史课上推荐了易中天的《破门而入》,称是一本很好看的书--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表述上看。而美学课上,丁老师也推荐了这本书,说是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了较为艰深的内容,是一本美学入门的好读物。
两位老师共同推荐,相信值得一读,于是便买了一本。
*
初展书卷,并未像童师所说,一拿起便再也放不下。不过其行文带有典型的易中天风格,以致我的脑中不时地浮现出"品三国"中易中天的举止。
和"品三国"一样,易中天在讲述他的老本行"美学"时,也是充满了平直风趣的语言,较为好懂。其举例皆取诸周围生活,易懂而更具生命力。讲述过程中时 而用网络语言,时而又借助流行歌曲,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将深奥的道理尽可能的讲平易,让读者真正可以读懂,而且是尽量不费太大的精力就可读懂。
只是"美学"毕竟不是真正浅易的东西。易中天虽说尽力去讲得平实易懂,然受制于"美学"本身的特点,当其讲述真正涉及"美学"的核心问题时,艰深难懂 的"‘美学'本色"就显现出来了。像一开始讲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易中天的"扁平化"颇见成效;但当到了康德时,就不是那么易懂了; 尤其讲到了黑格尔时,由于黑格尔的美学与其哲学不可分割,而且黑格尔的美学与艺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易中天再怎么努力,我们已不可以凭听"品三国"时 采取的心态去理解美学了。
不过,虽说《破门而入》不像"品三国"那样通俗易懂,但能将美学平易到如此地步,已经很不容易了。读完全书,关于"美学"轮廓,我心中多少形成了个整 体的概念,虽说这个整体感知还相当模糊。另外,我感觉《破门而入》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易中天不只是给我们讲述客观的美学历史与问题,他在讲授过程中,包含 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就是说,他不是个"留声机",他是真正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然后传授问题(这种感觉在今天读凌继尧《美学十五讲》时尤为明显)。
*
不过,当看完书后掩卷,我认为,全书最大的价值,反不在其"美学"部分,而是其第一讲《性质与方法》中提到的,大学的意义,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教会学生自己思考。--这才是本书最有意义的所在。
其实,中国的教育之所以惹人诟病,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自始至终总在在传授知识,不,应该说"灌输"知识。知识的传授,在启蒙阶段,自然是必须的,但随着学生的成长与变化,教育却没有随之变化,于是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偏颇,学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尤其大学期间,正是培养人思考、研究能力的重要阶段,但现在的大学课程,依旧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内容,学生真正的思考少之又少。这一方面不能忽视学生自己偷懒,但另一方面,教育目的的不明确与教育整体架构的缺失也是不能忽视的。
深一步想,说大学里仅传授知识,也有抬举大学的嫌疑。在现在大学,知识有时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成了"技能"。君不见大学之间,总以就业率作为一大标 准,大学开始向技校靠拢。不是说大学中不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但大学总不应把"技能"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培养,尤其是人 文精神的熏陶。
当大学的学费越来越高,大学的教育水平却明日见下滑,当大学里打工兼职实习的风气越来越浓,思考研究的气氛却愈发淡薄,一切的一切看在眼里,试问又如何不让人心中感喟。
似乎是突然之间,开始向往起民国的大学来......
*
杂七杂八,说了很多,却越发远离了"美学"的起点,或许是心中对中国教育的意见实在太大,稍有涉及便难以抑制。只是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美学"原点上 来。《破门而入》确实是一本入门的好读物,而且读过之后,感觉值得反复阅读。不过依我的计划,既已将正文读完(附录暂时未系统阅读),就转入下一步,读" 通识"层次的《美学十五讲》,待读完《十五讲》,反顾《破门而入》,相信参看之下更有心得,其后再读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与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 这样,几本书互参之下,相信大学期间,对"美学"总能形成"知识"层面上的理解。至于启迪智慧,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吧。
——丙戌九月廿七
于临湖悼芹轩
文章评论
呵呵,有高人指点哦,谢谢楼上的朋友:)
《美学十五讲》过于通俗,可以扩大知识面和兴趣,关于美学的体系和内在逻辑性不强,《破门而入》要好一些,最好能在读完通识之类的著作后,选一个硬骨头(经典)啃一下,与经典对话,才有出路,最好能东、西各一本。当然由浅及深是必要的,比如向冯友兰、牟宗三之类的哲学著作也都可看一下,比较好接受。
果然如我所料...没人留言...哈哈~这难的...等我以后研究过了再好好留个哈...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