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背叛了我的准则。
我向来对文字充满了敬意,故而下笔也总很小心。尤其在论文方面,我非但从不抄袭,从不剽窃,而且总是认真品读原作,并反复思索,非得有了自己的东西方肯落笔。
然而今天,就在刚才,我在没有读原作的情况下攒出一篇小论文。
所谓"原作",乃是杨沫所写《青春之歌》,当代文学老师布置作业,分析林道静与余永泽的形象。要说没读原作,也不对,毕竟读了三四章,然后看了几个版本的故事梗概--可要说这也算读过原作,却也是不折不扣的笑话。之所以不读,因为实在是对这部小说提不起兴趣来。尝试般读了三四章,杨沫那种上帝搭积木似的安排人物历程的方法,实在是幼稚而低级。《青春之歌》曾产生的影响,与其说来自其艺术水平,不如说来自小说的"女性情感"在那个特定的年代而独有的诱惑。
无奈作业终究要做的,没有办法,只好背离了一贯的原则,第一次为了论文跑到网上去搜别人写的文章参考。一边看别人写的东西,一边暗自羞愧。--在作业的压力之下,准则真的只有这么脆弱么?抑或我根本不是一个固守原则的人?
唯一能聊以自慰的是,虽说没有看完原作,虽说看了别人的论文,但我写的小文章,依然是我真实的感受与真实的看法,我没有背叛"我笔写我心"的标准。不过同时因为没读完原作的"硬伤",或许在看法上有些偏颇,但是如果把范围缩小至已读过的几章,那我的观点,我是坚持的。
只是想到更为难人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作业,我又不禁头大如斗......
熬死人的作业哦......
——丙戌八月廿八
于临湖悼芹轩
文章评论
唉~~~又到了令人讨厌的期中了...好多作业..好多论文.....5555555555555555~~~
年轻,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不存在偏激与不偏激,认识是有个过程的. 年轻人说点偏激的话叫张扬个性思想;如果上了年纪,过于偏激了就不叫个性了,就是无知. 我们还没有老去,趁现在要多多的说,大胆的辩论. 抄袭,是个多么不好听的词语. 可是,谁敢说从不抄袭.我说人类文明就是沿着抄袭的路一路走过来的,而那些所谓伟大的不朽的创造,其实就是一种继承意义上的"抄袭". "天下文章一般抄",不是没有道理的. 抄袭并不可耻,关键是你能不能从抄袭中慢慢的学会创造.前人的东西就是拿来我们学习的.
是啊,还有作业要写.....路过.
我跟你一样只看到林离开余永泽于是罢休不过写的不是人物分析是他们爱情分析离题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