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未写阅读随笔了。虽然近来书看得少,但仍看了些,却始终未有述记的想法,也就随性疏懒,终未动笔。
然则昨日由訾姑娘领至某书店,于万千图书中择太炎先生《国学述闻》以归,今日粗阅,却不由得生出书写随记之感了。
太炎先生此书,早闻大名。只是近些年读书,更倾向原典,较少涉及学术著作,因心中存着“厚积薄发”之想,欲筑下较扎实的原典根基,再去斟别汲纳学术观感。不过昨日既然选择了此书,也便兴致勃勃翻阅起来。
阅读片刻,便不由得深深钦敬太炎先生,不愧为真正意义上最后一位国学大师。章先生既有坚实传统之学,又较广泛接受了西学,中西交汇之下,仍回归中华本土,开自己的一域疆界。太炎先生在自己根基之上,谨考历代诸流,品评分列,处处显灼见;时有异俗之见,更彰先生独到思想。小子虽浅陋,偶自矜狂妄,自谓与太炎先生多处观点不同,却也心中钦敬先生的见识与勇气。
回归本书,分《国学概述》与《国学略说》两篇。余今日阅完篇一,篇二留待日后品味。好在此二篇原非一体,不过此书合而刊之罢了。篇一以大局刻划国学体貌。并以经、哲、文三脉,历数流派各家。虽用白话,但并不滋蔓,仍存文言简练传神,寥寥数语,便将精髓托出,亦自然平白易懂。尤其开篇《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三节,给国学核心定性妥当恰切;而文学流派一章,只讲诗、文,又足见传统文学核心所在。
虽《国学略说》尚未细读,随手翻阅目录,则是横向分国学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五大目,每目又分细目。其讲述,更为细致一些。可以说,薄薄小册,已基本将国学大体概括完备,而内里亦不为简陋。用心读过,便可于大体掌握国国体势与流变,虽太炎先生诸多观点与世不同,亦未必正确,但于大体“概览”论之,已足称清晰。
总而论之,欲启国学门扉,此书乃佳选。纵已知国学颇多,此书中所含太炎先生独到见解,亦可作攻玉之用。而非相关专业人士,欲了解国学,此书更是上上之选,不可错过。不过太章先生观点虽然多多独到,也难免妄下论断之处,观者若心中存了与太炎先生“理论”“争辩”之念,读书时或更有事半功倍之效。——想太炎先生泉下有知,亦不会视之为“狂妄”,正如他在书中所说:
自孙诒让以后,经典大衰。像他这样大有成就的古文学家,因为没有卓异的今文学家和他对抗,竟因此经典一落千丈,这是可叹的。我们更可知学术的进步,是靠着争辩,双方反对愈激烈,收效方愈增大。我在日本主《民报》笔政,梁启超主《新民丛报》笔政,双方为国体问题辩论得很激烈,很有色彩,后来《新民丛报》停版,我们也就搁笔,这是事同一例的。
——乙丑年冬月初九
西历平安夜
文章评论
博主有点高深呀。我也喜欢国学。